深耕职业教育沃土 金牌照亮技能前程
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圆满落幕,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轨道车辆技术专业学生何晓嫚,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精湛的操作技艺,在竞争激烈的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中勇夺金牌。
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吉林省在该赛项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工匠追求卓越、勇于拼搏的职业精神。何晓嫚同学在比赛中沉着冷静、发挥稳定,以出色的综合能力诠释了“技能成才、匠心报国”的深刻内涵,为吉林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写下了生动注脚。
本大赛被誉为中国“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国内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竞技水平。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作为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的重点选拔项目之一,其竞赛标准严格对接世赛规程,注重考核选手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本届赛题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行业一线核心任务,设置了“受电弓的检修与控制”“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及“车辆整车故障排查与处理”三大实战模块,全面检验选手在机械、电气、控制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精湛技艺与扎实理论功底。参赛选手需历经层层选拔,何晓嫚的成功入围并最终折桂,是其过硬综合素质的体现,也彰显了大赛选拔的权威性与高水准。
轨道车辆技术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吉林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中国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车辆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何晓嫚金牌的背后,是轨道车辆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战略的同频共振。她的成就,不仅为吉林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信心,也凸显了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实体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金牌的诞生,绝非偶然,其根基在于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卓有成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深度融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大力推行“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将真实岗位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有机贯通,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循环。何晓嫚所在的“金牌班”正是这一模式的缩影,师生们凭借着“每天拆解108个精密部件、反复训练14小时”的执着,心怀“刻苦训练提技能、顽强拼搏冲金牌”的坚定信念,目标直指“领跑中国速度、擦亮国家名片”。
学校的开阔办学格局,在其积极的国际化实践中得到了生动写照。学校连续两年举办轨道车辆技术赛项国际训练营与友谊赛,积极搭建“国际工匠学院”等平台,致力于将中国高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经验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数字工匠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培养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学校共承办国际邀请赛2项,行业竞赛9项,省级竞赛5项,市区级竞赛9项;接待国际竞赛集训4次,接待国内竞赛集训6次;学生累计获各级各类奖项112项。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构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前沿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源源不断地为轨道交通等行业输送更多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卓越工匠,为加速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擦亮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贡献长数科的智慧与力量。
编辑 || 马韶璐
初审 || 郭剑丰
复审 || 黄 帅
终审 || 秦 俭
出品 ||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新闻中心
监制 ||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